專訪沐妮悠、黃培育談《思念》

專訪沐妮悠、黃培育談《思念》

沐妮悠,朋友叫她「妞妞」,去年的首張個人專輯《思念》入圍30屆金曲獎,讓更多人認識了這位來自屏東來義鄉文樂部落的排灣族女孩。 她說,她本來沒想過創作這件事,唱唱歌就很開心了,是因為輾轉認識了鍾成達、柯智豪這些「老仙」級的叔叔,他們鼓勵她寫寫看,才交出了生平第一首作品〈媽媽的手〉參加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拿到了佳作,那是2014年。2016年她有了第一張EP,2017年她再次參加原創大獎,以〈思念南大武山〉拿下原住民組首獎。 師父阿達帶著妞妞,聽起來直接傳授音樂的時候反倒不多,大半在教她體會生活,學習把眼睛耳朵打開。這張專輯《思念》由阿達和柯智豪擔任製作顧問,跨界樂團「靜謐時光」團長黃培育製作,陳冠
繼續閱讀
專訪蔣進興與第二代馬蘭吟唱隊

專訪蔣進興與第二代馬蘭吟唱隊

要在台北湊齊這群大哥大姊,除了金曲獎也沒別的辦法了。第二代馬蘭吟唱隊錄製的《原音呈現:阿美族複音傳唱》專輯由荒井十一製作、郭英男的公子蔣進興指導,入圍30屆金曲獎,他們風塵僕僕來到台北,我趕緊約了通告。這應該是我做節目有史以來嘉賓年齡總和破紀錄的一期了!他們進了錄音室就開開心心用阿美語聊起來,我只恨沒學過族語沒法加入。我帶著忐忑地問他們願不願意現場唱幾首歌?大哥大姊紛紛說沒有酒不會唱啦!然後又說沒有酒就稍微唱一下,有一點點酒就可以一直唱到天亮了……。 於是這期節目除了和蔣進興老師聊他從父親郭英男學會的那些歌,和這張專輯將古調和父親遺作重新編曲的歷程,更有了一連串無伴奏純人聲合唱現場實況。這些歌
繼續閱讀
專訪濁水溪公社小柯談濁團告別作《裝潢》

專訪濁水溪公社小柯談濁團告別作《裝潢》

一如小柯之前預告的:《裝潢》是濁團最後一張專輯,成團整整三十年,至此終於貼出「內部裝潢,暫停營業」的告示,畫下句點。 於是聽這張專輯也很難客觀冷靜(話說聽濁團哪張專輯可以客觀冷靜呢),濁團三十年,也是我輩人從青春期到中年初老的半生哪。打開《裝潢》內頁樂手名單,跨越二十多年歲月,歷屆濁團成員一字排開,久違的老團員用這樣的方式在《裝潢》重聚了。近年濁團與其說是一支樂團,從專輯錄製來看,更接近於「以小柯為核心的機動任務編組」。雖然全台灣農友苦苦哀求呼籲,小柯顯然不打算辦濁團告別演唱會,這張專輯,就算他給這個奉獻半生的樂團,最後的交代了吧。 《裝潢》收錄若干歷年分散四處的單曲,有些保留原本面目,有些重
繼續閱讀
專訪大支談《暗網》

專訪大支談《暗網》

播出曲目: 黃明志、大支 / 鬼島 支董 兄弟 大叔 台南 廟會(feat. 韓森) 肉片啊 (feat. 高瀨杏) Angel Puma 凍蒜 Alian電台亦有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
繼續閱讀
專訪大象體操從《水底》談起

專訪大象體操從《水底》談起

初聽大象體操是什麼時候的事,已經不記得了,那是凱翔凱婷兩兄妹都還在念書的時候。凱婷到台科大修過我的課,學期末曾邀我去台大音樂節看他們演出,但我陰錯陽差沒去成。2014他們出《角度》專輯那會兒我就想訪他們,然而又是陰錯陽差沒約上。 我總算看到他們的表演,是在2014林宥嘉小巨蛋演唱會。他們替「口的形狀」伴奏,又演了自己的歌,大氣磅礡,震撼全場,毫無生澀之氣。後來凱翔和嘉欽陸續入伍,休團兩年。等大家歸隊、重新出發,他們決定自組公司,把高雄老家的倉庫整理成工作室,把玩樂團當成正職工作,領薪水,排休,固定練團。直到現在,這家公司都沒有聘員工,沒有助理,沒有經紀人,一切事情自己幹。遇到規模比較大的事情,
繼續閱讀
專訪金曲原民歌后桑梅絹談《記憶中的搖籃》
專訪MC HotDog熱狗從《廢物》談起

專訪MC HotDog熱狗從《廢物》談起

《廢物》專輯我看到釋出第一支MV是〈Do You Remember〉,一路看著,百感交集,唱到「願你永遠保持真實 / 像蛋堡和迪拉胖」,畫面切到蛋堡以五年前〈史詩〉MV裡最後的造型和姿態站在那兒,只不過調轉了鏡頭方向,當場真是泫然欲泣。 MC HotDog四十一歲了。有網友留言說他「儘管年事已高但他仍有辦法拿出犀利歌詞叫你閉嘴」,唉,看看現在遍地開花延燒中文世界的嘻哈場景,二十年前奮力一擊,成為台灣饒舌樂史最重要啟蒙者的MC HotDog,確實稱得上是「上古神獸」了。只不過這匹神獸雖然「年事已高」,手藝、野心、火候可是淬鍊得愈來愈精,在在透出老辣之氣。 MC HotDog說,這張專輯大部分的歌
繼續閱讀
專訪雷光夏談她的歌,和改變她人生的歌

專訪雷光夏談她的歌,和改變她人生的歌

事隔五年,雷光夏終於願意再度舉辦比較大規模的專場演出。她說:這是因為2018年看了小巨蛋安溥「煉雲」大受震撼,才有了這場演唱會的想法。其實,雷光夏的演唱會從來不只是演唱會,而更像是一群頻率相近的靈魂共同抱團取暖一起發光的療癒儀式。你只要去過,就知道了。 光夏總是很低調,不愛拋頭露臉,除非出專輯或辦專場,難得跑通告,而這兩件事,她總是久久久久才做一回(所以,這集節目很是難得。而且,這是光夏為九月15日TICC演唱會跑的第一個通告)。最近這幾年,她的作品主要是電影配樂,和蕭雅全導演合作的《范保德》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配樂,並入圍兩座金馬獎。說起這些,她水波不興,得不得獎,彷彿都是無足掛齒的小事。那種
繼續閱讀
專訪徹摩+mini live空中現場

專訪徹摩+mini live空中現場

徹摩,排灣族,屏東瑪家鄉崑山部落出身,台東大學音樂系碩士。前年他才以首張專輯《真圓》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今年他又以第二張專輯《天窗》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和歌手兩項大獎,並當然入圍年度專輯獎。 徹摩是音樂科班出身,創作寫曲的武器裝備自然比素人出身的歌手多得多,不過,作為創作歌手,他反而要學習節制,下手不能太重,否則聽眾也吃不消。較諸前作,《天窗》的製作錄音與專輯概念都呈現更大的野心,以音樂工業的高標來自我要求,並且邀請了一群很厲害的音樂人來助陣。他說:這可以算是一張概念專輯,他希望用這些歌,紀錄他這些年在部落、在都市感受到的原住民身分,自己童年的部落記憶,以及關於離散與傳承的故事。
繼續閱讀
專訪詞人葛大為

專訪詞人葛大為

錄這集節目,當下只覺得可以聊的還有很多沒聊到。回去一看檔案,超時甚多,而播的歌居然比平常還少。沒辦法,只好稍為剪一剪。 聽中文歌的,有誰沒深深愛過那麼幾首葛大為的歌詞呢?他本科讀傳播,學生時代去滾石唱片應徵實習生,趕上了台灣唱片市況最好的時代。這位曾經拿過文學獎、小時候立志當國文老師的青年,就這樣一頭栽進了唱片圈,一面當唱片企劃,一面寫歌詞,一眨眼二十幾年過去了。 許多人都以為葛大為是望之儼然的歌壇大老,人人叫他一聲「老師」,其實他出道甚早,這會兒也才四十出頭。不過,他在歌裡已經活過不知幾世幾劫。身兼唱片企劃,讓他能從製作人和A&R的角度看待詞人的工作,而台灣唱片生態歷經幾番劇烈變遷,誰會想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