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保卜‧巴督路談《城市獵人》 feat. 製作人高潮

專訪保卜‧巴督路談《城市獵人》 feat. 製作人高潮

節目中段放到《我愛的你們》,指彈吉他洋溢著溫暖,我猜這首歌應該有溫馨的故事吧,沒想到保卜說:聽著這首歌心情又變得好沈重啊!好像回到剛開始錄這首歌的時候,第一次錄音,怎麼彈都不對。製作人高潮馬上知道情況不對,就說你先別彈了,我們改天再錄吧。 保卜說那天他心亂了。這首曲子是寫爸爸媽媽的,他想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然而那天,他想到的卻是父母離婚帶給他的打擊:保卜的雙親早已不睦多年,卻不想影響兩個孩子,於是在保卜和姐姐面前一直扮演著正常的角色。直到姊姊和他都結婚成家,獨立生活,他們才告訴孩子:爸媽早就想分開生活了。保卜一開始很難接受,直到後來,爸媽各自都有了獨立幸福的人生,他才放下心。過了幾天,他再次進
繼續閱讀
才女曾雅君談《自己》和音樂人生

才女曾雅君談《自己》和音樂人生

早在十來年前,老友謝宇威就跟我大力推薦過曾雅君:他說,這個唱客語歌的小女生真的很有才華又很會唱,要密切注意!後來我知道,他逢人就推,成了雅君得以正式出版專輯的伯樂。2009年曾雅君發行首張專輯,拿下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從觀眾席走到頒獎台短短十來秒,電視機播著她的歌,光那一小小段,已經讓無數觀眾驚艷:這是誰?什麼歌這麼好聽! 我至今記得初次聽到〈存在〉的震撼:彷彿看到天頂一顆燦爛奪目的超新星凌空而降。今天的節目,我也和她一起溫習了這首歌。 之後十年,她只出了兩張專輯,慢工出細活,曲曲精采,2013的第二張專輯《心地》又拿了兩座金曲獎。她成立個人工作室,從創作到發行,一切自己來,也因為這樣,她得慢
繼續閱讀
蛋堡談《家常音樂》與家常人生

蛋堡談《家常音樂》與家常人生

錄音這天,蛋堡遲到了一會兒,忙不迭地抱歉:他從坐月子中心趕過來,是的,太太生第二胎,女兒「蛋花」Rhemi有弟弟了。 和第一胎毫無準備、手忙腳亂的情況不同,弟弟的來臨是在計畫中的。蛋堡說:當初和女朋友在一起也沒多久,還是熱戀期,就有了小孩。他說因為自己爸媽關係不好,原本是從不考慮走入婚姻的,卻在短短時間內結婚生女,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要適應爸爸和丈夫這兩個陌生的角色,人生方寸大亂。他花了將近四年時間,才慢慢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感,也才慢慢能夠把腦中「真氣亂竄」的音樂片段組織起來,落實成一首一首的作品。 這張《家常音樂》收錄的二十幾首歌,都是在自家房間慢慢弄出來的。女兒常常闖進爸爸工作的空間東摸西
繼續閱讀
李英宏談《水哥2020》

李英宏談《水哥2020》

《水哥2020》原本可能會是《水哥2018》之類的,畢竟音樂大部分都在兩年前就做完了。若非一些不可抗拒的突發狀況,李英宏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並不會讓我們等四年,甚至在他以〈峇里島〉拿下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之前,專輯或許就已經問世了。 不過他說,幸好當初沒趕著發。他重聽完成的母帶,忍不住想大動刀斧,幾乎推倒重來:從首張專輯《台北直直撞》到這張專輯開工這段時間,李英宏的音樂人生攀爬了陡峭的「學習曲線」:生平第一次擔任製作人、第一次接下電影配樂工作,讓他懂得從編曲人、製作人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創作,格局和視野都不一樣了。 於是他重寫重編重唱了專輯裡近半篇幅的內容,用「減法」思考,把自覺不必要的累贅的東西都
繼續閱讀
光良談《絕類》 feat. 兩大製作人黃韻玲、李欣芸(高雄連線)

光良談《絕類》 feat. 兩大製作人黃韻玲、李欣芸(高雄連線)

光良說,都這個時候了,公司是自己的,發片預算也是自己負擔。做一張新專輯,要是不能真心覺得值得、過癮,那何必要做呢?於是,這次他決心把出道累積25年的一切習慣都拋開,走出舒適圈,把自己當成新人,從頭來過。而且,製作人一口氣找了黃韻玲、李欣芸兩位大才女,整個把自己交出去,豁出去了。 當然,製作這張專輯的時候,包括當事人自己都還不知道她們後來會分別擔任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這集節目,李欣芸無法離開高雄,於是我做了一件廣播人生從沒做過的事:現場和高雄連線,讓欣芸也能參與這場四方對談。 這次,光良把「創作歌手」的身分放在一邊,主要當一個「詮釋者」,專輯中他只參與創作了兩首歌。然
繼續閱讀
王希文談《台灣有個好萊塢》解封巡演!

王希文談《台灣有個好萊塢》解封巡演!

王希文作曲、音樂執導、現場指揮的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我是從城市舞台版本就看了的。後來擴大規模的新版,也去國家劇院看了。七成對白是台語發音,大半唱台語歌,這群多半很年輕的演員卻表現得非常精采,有笑有淚,劇場功夫相當紮實。我從上次《木蘭少女》再度公演已經領教過「瘋戲樂」團隊的實力,《台灣有個好萊塢》也沒有讓我失望。 現在台灣把瘟疫擋下來了,劇場演出解封,不必再排梅花座(那樣就算全賣光也還是賠,不如不演)。七月下旬,這齣音樂劇會到台中歌劇院和高雄衛武營演出,大家久沒看戲應該都悶壞了,去衝一下這齣戲,一定滿載而歸。 王希文成立「瘋戲樂」工作室已經整整十年,最近幾年他更是把事業重心都放到音樂劇的編
繼續閱讀
神棍樂團談《神一樣的存在》+ mini live 空中現場

神棍樂團談《神一樣的存在》+ mini live 空中現場

神棍的上一張、也是第一張完整創作專輯,是2010年的《萬佛朝宗》。倏忽九年,他們才出版新專輯《神一樣的存在》,除了主唱兼主創歐比王,全部團員都換過一輪:團長吉他手竣傑2011加入,是現在最資深的成員,而最後加入的智彥和小潘,也已經一起玩了五年的團了。 當年那張《萬佛朝宗》是一張很奇特的專輯,那時神棍已經提出了「乩童搖滾」這樣的名稱,把北管、客家山歌、Nu Metal、饒舌搭配混煮成一大桌香辣嗆口的菜色。專輯發行之後,入圍金音獎最佳樂團、最佳新人,樂團成員卻漸生嫌隙,圈子裡都在傳說歐比王這個人實在有夠歹鬥陣。歐比王好不容易拿到樂團補助,團員卻跑光了,只能邀請DJ Mad一起編曲,做了電音EP《神
繼續閱讀
韋禮安談《Sounds of My Life》+ 空中mini live現場

韋禮安談《Sounds of My Life》+ 空中mini live現場

韋禮安的新專輯《Sounds of My Life》讓我們等了四年,他跨過了三十歲的門檻,經歷了舊東家的合約糾紛,和女友分手也變成媒體熱聞。他自己開了podcast頻道,邀約樂壇好友一起聊音樂,很放得開。新專輯上市,適逢疫情漸漸緩和,他卯起來跑了上百個通告,同樣的故事,免不得一說再說。不過他說:每一次訪問總還是能讓他想起一些之前忘了的事。 兩小時的專訪,韋禮安毫無倦色,反應極快,聊到創作製作錄音種種,他也知無不言。拿起吉他唱歌,更是輕車熟馬,水到渠成。新專輯全長64分鐘,總共17軌,扣掉中場串場的片段和末尾任性但感人至深的〈Credits〉,是13首新歌。我們在他彈唱〈I Wrote A So
繼續閱讀
葉雲平回顧2019台灣樂壇

葉雲平回顧2019台灣樂壇

已經十幾年了,我總會在年初邀老朋友葉雲平來回顧去年的樂壇,主題不拘,有時是台灣獨立音樂,有時是中國搖滾。這次的年度回顧來得特別遲:2020都快過一半了,不過無妨,金音獎金曲獎也都延後了,這次的回顧或許一方面勾起大家的回憶,一方面也讓我們補一補去年錯過了的好歌好片吧。 雲平這次的主題大致有兩個:前面三分之二是「台灣搖滾」,是的,在當今台灣青年人的聆聽版圖裡,甚至包括獨立音樂在內,搖滾已經不是主流了。但我們還是花了很大篇幅聊聊這個對我們都意義深遠、並且仍然飽含活力創意的類型。後面三分之一是「好久不見」,聽幾個前些年曾經給過我們驚喜的名字,在2019年終於浮出水面,唱出了沒讓我們失望的新鮮的歌。 播
繼續閱讀
Midi 楊士弘談《壞米仔》 feat. 統籌製作人陳建騏

Midi 楊士弘談《壞米仔》 feat. 統籌製作人陳建騏

陳建騏是在六年前擔任金韶獎評審認識Midi楊士弘的。那天他一把吉他自彈自唱〈蟑螂〉,不按牌理出牌的詞曲、不規則的拍子,拿下了首獎。建騏決定到後台認識一下這個小夥子,想知道他還寫了什麼歌,對音樂這條路有什麼進一步的想法。就這樣,展開了這段師徒之誼。 楊士弘的才華很快被業界看見,他簽給了Sony,對唱片工業裡裡外外的作業方式有了第一手的體會,也參加了十分精實的創作營,學會了不光憑本能創作的技術Know-how,也學習了A&R的觀念。2018年,李孝祖擔任製作人,發行了首張EP《原來你是這種人》,一首〈姓名〉讓很多人聽哭了。然而楊士弘和陳建騏都知道他的能耐還可以繼續開發出更多面向,建騏於是擔負起製作
繼續閱讀